9月23日 专业实盘配资杠杆
《山西晚报》开设专栏
来晋城看“悟空”
感受“西游文化”
图源:点点数据
26日上午,TCL华星电竞技术主题演讲首发开场,TCL华星MNT产品处总监Claire详细介绍了HVA“三高一快”(高对比、高曲率、高刷新、快响应)黑科技,同时也宣布TCL华星会聚焦AI游戏时代浪潮,不断探索AI显示,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。
首期聚焦
晋城青莲寺藏经阁琉璃
讲述“西游记”故事
随着国产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持续火爆,游戏中山西各处取景地就势走红全国。晋城府城玉皇庙、高平铁佛寺、陵川西溪二仙庙——游戏画面中出现的晋城境内的三处取景地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。跟着“悟空”看山西、跟着“悟空”看晋城,迅速成为网络热语。
人们有所不知,其实在晋城境内的佛教庙宇、神庙道观保存着不少以石刻、木雕、琉璃制品等形式展现与“西游记”故事有关的实物,最早出自宋代,最晚也产生于清代。加之盛行于当地的各种版本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民间传说,说明晋城地区是“西游记”故事重要发源地之一。
在晋城市区东南方向17公里处的山峡中,有座石山,名为“硖石山”。山不大,可位于山腰的青莲寺,名气却不小。
青莲寺是我国佛教文物留存较完整的寺院之一,并在全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三处居其一,6尊唐代彩塑精美绝伦,其中垂足大佛更是全国唯一。另外,唐碑首线刻佛殿图、罗汉碑记、子母柏、藏式舍利无影塔等文物,国内罕见。
人们有所不知,在青莲寺还有一处“宝贝”不被外人所知:一组制作于清乾隆年间的琉璃制品——讲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“西游记”故事。
“隋唐佛都” 保存唐代垂足大佛
青莲寺分下寺、上寺两院,之间由500多米山道相连,上下相望。
据考证,青莲寺创建年代可追溯至北齐天保年间(550—559年),创建者为北朝著名高僧慧远。而另一种说法是,寺院由北魏时期的昙始大师创立。
青莲寺在我国佛教史上,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。隋唐时期,青莲寺已达一定规模,与著名的少林寺、法门寺比肩而立,有“隋唐佛都”之美誉。唐懿宗时,赐额“青莲寺”。
青莲寺自北齐年间创建以来,历隋、唐、宋、金至明、清各代相继修建,至今仍保存着自北齐至清代各历史时期的造像石,木、石构建筑物及塑像、碑碣等珍贵文物,是一处集建筑、彩塑及石刻为一寺的艺术宝库。
1988年,青莲寺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21年9月,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挂牌成立。
作为千年古寺,青莲寺有诸多精华看点:
下寺面阔三间的弥勒殿(也称北殿),高大宽敞的正殿中央,大而低矮的束腰须弥式方形佛坛上,有释迦牟尼等6尊唐代彩塑。
主佛释迦牟尼高4.2米,肩披袈裟,头饰螺髻,面庞庄严肃穆,饱满俊朗,双腿自然下垂,坐在须弥座上。其左手置于膝上,右手作说法印,眉宇间镇定从容,服饰衣纹线条流畅,保存着唐代佛像的典型特征。
这是青莲寺最重要、文物价值最高的唐代垂足大佛,为中晚唐时期作品。从全国来说,垂足唐代大佛全国仅青莲寺一例,艺术价值极高。
南殿是一座晚清重建的殿堂,现存12尊彩塑,佛坛上正面5尊塑像是宋代原作。与北殿中的唐塑相比,5尊宋塑更加注重写实,生动传神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另外,殿内还存有勒石于唐宝历元年(825年)《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》石碑,碑首上方有“弥勒讲经线刻图”,是唐青莲寺的完整建筑图,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和佛教史的珍贵史料。
寺内还有座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建造的相轮十三层覆钵佛祖真身舍利塔,虽不算宏伟,却是佛教界中最高等级。
令人称奇的是,这座晋城境内现存唯一的藏式佛塔,每逢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,此塔会出现无影现象,故称之为无影塔。至今在多处进行模仿修建,但都未能够达到类似的无影现象。
藏经阁阁顶琉璃成亮点
上寺为两进院落,由南向北,天王殿、藏经阁、释迦殿、法堂,沿中轴线依次排列。
释迦殿创建于宋元祐四年(1098年),位于上寺中轴线的二进院落,坐落在高近2米的砖砌台基上,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。殿四周立柱为方形抹棱石柱。宋金时期晋城地区的寺观庙宇,其主要殿堂多使用石料作柱、门框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。释迦殿就使用坚实的青石做柱子、门框等建筑构件,以克服木料易燃、易朽的弊病,延长了古建筑的寿命。
青石柱表面不仅刻有花纹图案,还刻着施主姓名和“元祐”“宣和”“元符”“承安”“嘉靖”等宋金及明代年号,不仅为后人留存下精湛的古代石刻艺术作品,也给研究青莲寺建筑断代提供了准确依据。
面阔三间的释迦殿,进深六椽。单檐歇山顶,殿顶举折平缓,出檐深远,正脊、垂脊、吻兽均为琉璃制作。
居于释迦殿之南的建筑是藏经阁。如果没有人专门介绍,估计不会有多少人知道,阁顶的正脊琉璃呈现的是一组人物琉璃制品,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故事内容。
藏经阁位于前院台基上,整体为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,与晋东南地区常见的二层民居有相似之处。除上层大木构造平梁之上构造之手法为元代特征外,藏经阁现存木质构件多为宋代原物,部分斗拱之上尚留有宋代彩绘痕迹。
由于“身材”高大,如果站在藏经阁前,是无法看到阁顶的。游客只有置身释迦殿门前,才能将藏经阁殿顶收入眼帘,阁顶正脊琉璃也就一览无遗。
在我国古代宫廷庙宇等建筑中,琉璃制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构件,由于造型美观、鲜艳靓丽,始终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。
琉璃最早发明于山西,在全国久负盛名。在历史上山西众多门派的琉璃匠师中,河津吕家、太原马庄苏家及阳城后则腰乔家最为出众。
据史料记载,明代阳城境内琉璃工艺达到鼎盛。乔家生产的琉璃,名声之大,有“南有景德镇,北有后则腰”之说。其烧造的琉璃,不仅当地修建殿宇中广泛使用,且在明北京故宫、十三陵等建筑中屡见不鲜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故宫翻修时,许多上刻“山西泽州”“阳城琉璃匠乔”字样的琉璃瓦被发现,经鉴定为阳城制品,足以说明乔家琉璃在全国的地位。
2008年12月24日,晋城市文物“三普”中,在阳城县城附近的东关村一个小山坳中,文物普查人员发现了乔家在阳城最早的瓷窑遗址。
原来,乔家祖先唐代由陕西西安龙桥迁至高平桥沟。经宋元两代,明初辗转到达阳城,开始在县城东关游伴沟安家。之后,为取材方便,加之后则腰的瓷土质量更好,所以又迁至后则腰定居,专门从事黑、绿瓷器和琉璃的生产,创出名声赫赫的乔氏琉璃。
藏经阁正脊琉璃以人物、花卉、飞禽、走兽、器物等为形象,吉言、祥语、俚俗、神话、故事等为题材,鸿富、长寿、吉祥、喜庆、美好为主题,借喻、比拟、双关、象征、谐音等为手法,因物喻义、物吉图祥,融情景为一体,寄愿望成造型,成就了藏经阁正脊琉璃饰及墙面砖雕。
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馆长杨勇认为,藏经阁琉璃饰物立意明显,构思精妙,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独特个性。
277年历史的“西游记”故事琉璃
发现“西游记”题材琉璃饰物,也算是偶然。
20多年前,在修缮藏经阁时,这组神话故事琉璃已经受到关注。2023年,在对藏经阁进行防雨修缮时,需要将阁顶的琉璃饰物全部取下安全放置地面保护。也就利用这个时机,杨勇等馆内工作人员才仔细观赏了这组琉璃的“芳容”。
阁顶正脊琉璃以绿、黄色为主调,约由20块琉璃组成,饰物内容分呈琉璃两面,有僧人、龙形及腾云驾雾的神仙等形象出现,有的形象头部损毁,无法辨认。
琉璃“西游记”故事内容朝北,与释迦殿遥相呼应。故事内容由三块琉璃组成,共有8个形象,虽然琉璃釉色出现脱色,内容保留还算完整:
在丛山峻岭中,手中没持金箍棒、头戴紧箍咒的“孙悟空”扭头牵引驮着经书的“白龙马”行走在一座石拱桥上,而走在前面的“唐三藏”,忽然扭过身来,打量着身后“大徒弟”的一举一动;此时,猪脸形象的“二师兄”右肩扛着的已经不像是经常使用的钉耙,而是挑着捆有经卷包裹的担子跑在了最前面,似乎有取代“大师兄”角色之意;在“唐三藏”与“猪八戒”的中间,有个头部缺损的壮汉,成捆的经书包裹挑在担子两头,左手紧握压在左肩上的担子,向前迈着大步,看形象,显然是沙和尚无疑。
另外,在“唐三藏”与“孙悟空”之间,出现一个手持木棍的年轻僧人,而在奋力扬蹄的“白龙马”的后面,两名挑担僧人(其中一人头部缺损)紧随其后......
这组琉璃展示的内容动感十足,将师徒四人历经艰险西天取经的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这组琉璃有多少年历史?是否出自阳城乔家之手?
杨勇在这组琉璃一端的兽吻上发现了落款:“乾隆十二年。”但却没找到制作者的题款。清乾隆十二年为1747年,意味着这组“西游记”故事琉璃饰物已有277年历史。
“西游记”故事琉璃饰物,为何出现在藏经阁阁顶?
在晋城有一个传说:青莲寺藏经阁阁顶装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“西游记”故事内容琉璃,是为了保护藏经阁收藏的历代经书。因为“唐三藏”从西天取回的经书,有一部分保存在青莲寺藏经阁。
然而,回顾历史,藏经阁中经卷所遭遇的种种悲惨经历,并不亚于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所经历的艰辛磨难,令人唏嘘不已!
作为寺院中“图书馆”的藏经阁,北宋时曾藏有5000余经卷。历史上,由于屡遭劫难,到底有多少藏经,外界很难知情。
阁上所藏经卷在历次兵祸和寺院兴衰中散佚。民国时期,军阀孙殿英曾在此借取部分珍贵经卷,再不复还。
上世纪三十年代,藏经中的三十八卷北宋《开宝藏》曾赴京展览过,后丢失二卷。抗战期间,剩余三十六卷没了下落。
1986年,在高平河西镇新庄村发现三卷经书,经文物部门鉴定,为《开宝藏》二卷,《辽藏》一卷,均为该寺藏经中的一部分。
文/山西晚报记者李吉毅专业实盘配资杠杆
青莲寺琉璃藏经阁阳城晋城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